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江西经济
一片叶让荒山变茶乡
——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的“三变”振兴之路
2025-04-08 05:02:00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刘薇    作者:徐黎明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寒溪村茶园俯瞰。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摄

      清明时节,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的3000亩茶园绿意盎然。层层叠叠的茶垄间,采茶工腰挂竹篮,手指翻飞采摘春茶;游步道上,游客们或驻足拍照,或悠闲漫步,尽情享受茶乡春色,勾勒出一幅茶旅融合的春日画卷。这个由浙江移民建的山村,如今已成为全国闻名的4A级乡村旅游点。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一群来自浙江的移民在寒溪村搭起茅草棚,用锄头开垦出第一片茶园。“那时候,村民白天开荒,晚上就睡在草棚里。”村党总支书记谢恩安介绍。经过三代人接力耕耘,曾经的荒山如今已变成连绵起伏的生态茶园,茶叶品质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而格外优异——冲泡后汤色清亮,香气持久,回甘明显。

      3月30日,一群来自景德镇市的小学生在茶农徐卫芳的茶园体验采茶制茶。曾在上海做汽车坐垫生意的她,如今是村里茶旅融合的带头人。“在上海做生意时,总惦记着家乡的茶山。”她承包60亩茶园后,不仅购置现代化制茶设备,还打造了集采茶体验、瓷器制作、民宿接待于一体的综合业态。去年接待了不少研学的学生,年收入突破30万元。

      像徐卫芳这样的返乡创业者不在少数。80后孙启鹏将都市生活理念带回村庄,开设的“观山茶咖”成为网红打卡点。“现在守着茶山,月均收入过万元。”他笑着说。

      谢恩安说,他们村生态环境好,茶叶品质好,可是之前卖不出好价钱,村民收入结构单一。为此,该村成立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向旅游、餐饮、住宿、商贸等拓展。新产业、新业态助力村民变现增收,去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230万元。

      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分两年共投资900万元,整合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270万元,助力寒溪村产村融合。“环境整治到哪里,产业就布局到哪里。”谢恩安介绍,村里利用1170万元项目资金,改造游步道3公里,新建观景平台和特产摊位,引导村民参与运营。去年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人均收入3.35万元,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三变”愿景。

      采访结束后,暮色中的寒溪村,茶香与欢笑仍在延续。这片承载着移民记忆的土地,正用一片茶叶撬动乡村振兴。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江西日报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莲花发展集团
      中国人保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