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文化艺术
咬春记:古诗里的蔬菜香
2025-04-11 05:01:06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舒小露    作者:项伟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民间在春天吃一些新鲜蔬菜的习俗,被称为“咬春”。要说起古人餐桌上的“春季第一菜”,韭菜可谓“当仁不让”。这种根如白玉、叶似翡翠、鲜嫩欲滴的家常小菜,是乡野人家最常见的“小家碧玉”,深得百姓喜爱。韭菜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比如《诗经》里就记载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你想啊,能拿来敬神祭祖的,可不是好东西么?南朝时的文学家兼顶级吃货周颙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当为蔬食最胜者。菘指的是白菜,也就是说,早春的韭菜和秋末的白菜,是最鲜嫩可口的,这么一想,还真有点道理,怪不得在古代,人们常以韭菜来招待客人。

      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写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春雨淅沥的夜晚,二十多年不曾相见的老友,在战乱的间隙,于故地重逢,主人披蓑戴笠,到菜地里割来头茬的春韭炒菜,并煮了香喷喷的黄粱米饭来招待杜甫。宾主开怀畅饮,虽说粗茶淡饭,却也情真意切、惺惺相惜。由此可见,韭菜不仅是古人桌上的寻常物,更是吃春、下酒的好菜。

      “尝鲜无不道春笋。”话说喜食韭菜的人固然不少,但偏爱春笋的文人墨客貌似更多,他们除了给肉质脆嫩、鲜甜清香的春笋戴了一顶“蔬中第一珍”的桂冠以外,还留下了不少赞其味美的诗词佳句。诗圣杜甫就曾写诗点赞春笋:“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意思是说,春笋和江鱼都是时鲜之物,餐桌上的珍品,不可错过。东坡先生也深有同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个才受牢狱之灾又被贬谪的文学家,初到黄州时,看此城三面绕江,立马联想到定有鲜鱼可食,又因此地多茂竹而鼻端犹似闻到春笋香味。不得不说,这就是一个“吃货”的境界与觉悟,也流露出其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

      而清代大才子,且以吃闻名于世的李渔,更是对“笋”推崇,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有专门介绍竹笋的章节,详述了笋之美味,及最佳做法:“素宜白水,荤用肥猪。”李渔认为,春笋为“至美之物”,做法简单为好,譬如清水煮笋,只需略加酱油提鲜,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笋的鲜味与真趣;若加入过多调味料,则易夺去笋本身之鲜味,反而喧宾夺主了。从这点看来,李渔先生的饮食、烹饪观,倒和现代人的“高端食材往往只需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这个观点不谋而合。

      在古人的餐桌上,除了鸡鸭鱼肉、家常时蔬之外,野菜更是桌上的“常客”。其中固然有灾荒、战乱年代,靠野菜充饥,或弥补食物不足的无奈之举,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因为野菜本身的美味,让人流连忘返,而荠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人吃荠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诗经·谷风》中就记载:“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但要说将荠菜吃出花样的,还得数苏东坡,他不但好吃,而且还自创了不少名菜,比如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等,更有一道以荠菜为主料的“东坡羹”,味道非常鲜美。在写给好友的信中,他自夸:“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意思是说啊,你要品尝了咱做的“东坡羹”,什么驼峰、口蘑、松鸡之类的“陆八珍”统统都不想再吃了!

      曾写下咏荠名句“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的南宋诗人陆放翁,在食荠这块,绝对称得上是东坡的“知音”。他在四川吃到“东坡羹”后大为折服,并写诗赞曰:“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莼羹下豉知难敌,牛乳抨酥亦未珍。”大意是说,这个“东坡羹”真是美妙绝伦啊,吃过之后呢,那是浑身畅快,好似峨眉峰上的老神仙。至于什么莼羹加豉、牛乳拌酥之类的俗味,跟它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 项伟

    江西日报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莲花发展集团
      中国人保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