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萍乡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 实习生胡嘉莲) “感谢你们帮我成功维权!”近日,萍乡市工伤职工李萍专程来到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向工作人员表达谢意。今年3月,因六级工伤赔偿问题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的李萍来到仲裁院求助,仅用一个月时间便通过调解协议获赔19万元。
据了解,李萍2021年入职当地某包装公司,2024年6月在作业中右手受伤致残。尽管多次与公司沟通赔偿事宜,但始终未获回应。仲裁院受理案件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机制。仲裁员通过多次协商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赔偿款已全部支付到位。
“原以为维权程序复杂漫长,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李萍感慨道。这起案例正是萍乡市优化劳动仲裁服务的典型缩影。该市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职工等特殊群体建立快速维权机制,2024年已受理特殊群体案件426件,为483名劳动者追偿1166万元,调解成功率84.5%。
萍乡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专职仲裁员刘一兆介绍,当地推出三项创新举措:一是简化流程,对特殊群体实行优先受理、快速审理;二是推行“维权+就业”“维权+法援”联动机制;三是推广“智慧仲裁”线上平台,实现“不见面”维权服务。
“我们正着力打造‘一站式’维权服务体系,”刘一兆表示,“既要让劳动者维权更便捷,也要通过多元化解机制降低维权成本。”目前,该市劳动仲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明显缩短,线上调解占比有了提升,特殊群体维权效率显著提高。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