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大江快报
匠心织锦绣!江西夏布绣在国家级赛事斩获殊荣
2025-06-10 11:34:24    来源: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邬强    作者:王琴红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报道:6月10日,记者获悉,在第三届“金针杯”中国刺绣技艺交流活动中,江西夏布绣凭借独特魅力,在全国40多个绣种中脱颖而出。来自江西渝州绣坊夏布绣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残疾手艺人高雨翠、陈淑蕾的作品《江山渔乐图》《芙蓉鹭鸶图》,分别斩获最佳创意作品奖和优秀作品奖,为江西非遗文化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安靖国际刺绣艺术周”在四川成都启幕。作为“艺术周”的重头戏,第三届“金针杯”中国刺绣技艺交流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95名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同台竞技。

    此次大赛作品涉及夏布绣、蜀绣、湘绣、杭绣等40余个绣种,参赛者主要是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赛分为现场技艺展示、作品评选环节,评委将从技艺性、文化性、艺术观赏性、创作设计性、作品美观适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终评选出匠心卓越作品、最佳创意作品和优秀作品,以表彰刺绣匠人们的精湛技艺与艺术创新。

    高雨翠(左)、陈淑蕾(右)在现场展示夏布绣技艺

    活动中,夏布绣绣艺师高雨翠、陈淑蕾,全神贯注,指尖翻飞、针起针落间,以夏布上古朴典雅的山水和气韵生动的花鸟,表现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的独特魅力。

    高雨翠作品《江山渔乐图》
    陈淑蕾作品《芙蓉鹭鸶图》

      记者了解到,高雨翠和陈淑蕾是新余市残疾人夏布绣创业就业培训基地首批绣艺师,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及老师们的耐心栽培下,夏布绣技艺日渐精湛,在多次活动和大赛中崭露头角。夏布绣是以中国夏布之乡——江西新余盛产的夏布绣为绣地,以材质命名的绣种,俗称麻布刺绣。起源于北宋,流传于民间,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获奖,让更多人领略到江西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活力。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