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江西医疗
患者家属感叹“力不从心” 医院试点破解陪护难题
南昌“无陪护病房”实现“专业照护+家属减负”双赢
2025-06-26 06:44:37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王世强    作者:周泽涵 段萍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爷爷,跟着呼吸机的节奏,呼气、吸气……”6月24日上午9时,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九龙湖院区(以下简称“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内,护士长卞来兰正在引导患者配合治疗。病床旁,家属熊女士望着刚从抢救室出来的公公坦言:“老人现在吃喝拉撒都需要专人照顾,我还要上班和照顾孩子,这几天只能请假来陪护,实在力不从心。”

      熊女士面临的困境,正随着南昌市多家医院推行的“免陪护”服务(又称“无陪护”服务)得到缓解。这项服务如何运作?效果怎样?近日,记者就此展开了走访。

    南昌市第一医院的医疗护理员正在帮助患者喝水。

    护理人员使用智能监测系统。

      专业医疗护理员解患者家属“精力有限”之忧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部门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自2025年6月起,各地将开展为期两年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陪护病房”。所谓“无陪护”,是指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承担,实现无家属陪护或家属“陪而不护”。该模式能为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和部分护理服务。

      6月24日,记者来到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院区12楼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无陪护病房”的门牌格外醒目。“我公公需要24小时看护,但我和丈夫都要上班,实在分身乏术。”为家里的患者选择“无陪护”服务的家属熊女士表示,起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体验后发现确实能减轻负担,“相比社会护工,医院的护理员持证上岗,服务级别能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更有保障且价格稳定”。

      护士长卞来兰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2024年,70多岁的陈先生(化姓)因发烧住院,其老伴独自照料。仅一天后,老伴因过度劳累突发高血压需住院治疗。陈先生情绪低落拒绝治疗,卞来兰耐心开导,承诺只要配合治疗,就每天安排他坐轮椅与老伴见面。在护理员的精心照料下,陈先生逐渐康复,每日与老伴的短暂相聚也成为治疗动力。远在外地的女儿得知后十分感动:“没想到父母在没有家人陪护的情况下能得到如此周到的照顾。”卞来兰回忆道:“后来她还特意送来锦旗向我们致谢。”

      南昌市第一医院的“无陪护”探索始于2023年11月,率先在东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试点,2025年2月扩展至九龙湖院区。卞来兰坦言初期面临诸多挑战:“既要确保护理员专业水平,又要提高服务接受度。”为此,团队主动作为:试点前召开家属沟通会征集意见;建立家属监督机制;要求护理员熟记患者习惯与用药时间;提供免费陪检服务;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

      “我们与护理员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卞来兰说,“他们在基础生活护理方面非常专业,能做到‘患者身上不脏、床上不脏’,这种专业精神值得科室护士学习。”

      医疗护理员与普通护工有何区别?卞来兰强调其专业性:“护理员必须持证上岗。即使经过第三方机构培训,入院后仍需接受二次培训和考核。分配到科室后,还要进行针对性技能培训。我们每周检查护理质量并收集家属反馈。”目前该科室设30个“无陪护”床位,护理员负责清洁照护、进食与营养、排泄照护等全方位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11月试点以来,科室未发生一例不良事件。卞来兰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护理员培训和质量控制,医院计划通过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提升住院患者的安全性。

      骨科同步试点“无陪护”智能监测系统

      无独有偶,“无陪护”模式也在该院骨科成功实践。九龙湖院区骨科自2023年11月试点以来,现有两名专职护理员,同样采用12小时日夜轮班制。“试点初期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骨科术后及康复患者对专业照护需求较大,现在我们科室已开放45张床位。”骨科副护士长吕晨介绍。

      2023年12月,苏先生夫妇因雨天路滑同时受伤(妻子右手腕骨折,苏先生膝关节半月板旧疾复发)。了解到医院提供“无陪护”服务后,二人选择入住同一病房相互陪伴。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发现苏太太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肩袖损伤,内分泌科医生主动到病房为其进行饮食指导。

      据了解,骨科除配备专业护理员外,还引入了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当患者自行离床时会自动报警。同时,还配备紧急呼叫功能,护士和护理员能同步响应,确保患者安全。据统计,该院“无陪护”病房模式已服务患者9409人次,满意度达97.03%。

      “从晨间洗漱、清洁护理到三餐服药、翻身照料,护理员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患者杨先生经朋友推荐尝试该服务后表示,“实际体验超出预期”。

      从业5年的骨科护理员刘女士说:“这份工作需要极大耐心,但每当看到经我照护的患者康复出院,内心就充满成就感。”

      微信群“直播”患者状态让家属放心

      “无陪护”模式正在南昌市多家医院落地。记者了解到,除南昌市第一医院外,新建区人民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和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本月起也开始试点“无陪护”病房服务。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于今年6月17日在创伤二科病区率先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该试点病区共设50张病床,由第三方机构派驻12名统一着装的医疗护理员,所有护理员均持有健康证及护理员培训合格证。

      “上岗前,我们对12名护理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该院护理部主任李润香介绍,“培训内容包括行为规范、生活护理、人文关怀等基础课程,还特别针对骨科病区开展了专项护理培训。”由于骨科病房手术患者较多,护理员不仅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还需掌握专业翻身技巧、病情观察方法,以及使用助步器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专业技能。

      李润香透露,培训中还要求护理员学习心理疏导技巧,以便及时察觉患者心理变化。护理员每日通过微信群向家属“直播”患者状态,让家属安心。试点首周,已有8名患者选择“无陪护”模式。“我们将不断积累经验,待模式成熟后实现全院覆盖。对于需求较少的科室,计划设置‘无陪护专用病床’。”李润香表示。

      文/图 周泽涵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江南都市报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