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新闻网  >  大江快报
8570条建言描绘江西“十五五”蓝图!民生、文化、新质生产力成焦点
2025-07-03 09:57:00    来源:大江网
编辑:李运辉    作者:万礼妍、高婷
字体:   | 评论(
投稿邮箱:djwxxgj@163.com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欢迎拨打,一经采用,即付薪酬)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大江论坛 问政江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万礼妍、实习生高婷报道:好办法、好策略从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为科学编制江西省“十五五”规划,充分吸收群众智慧,5月23日至7月31日期间,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日报社正联合在“问计江西”平台,开展“我为江西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截至目前,该活动累计收集建言8570条,较6月24日统计节点新增1012条。新一轮统计周期内,保障和改善民生、文化强省、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大领域建言量持续领跑,形成网络建言热潮。

      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类建言集中于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化、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提升等民生痛点,占比达18.3%;文化强省类建言聚焦赣鄱文化IP打造、文物数字化展陈等议题,占比15.7%;新质生产力类建议围绕低空经济、量子通信网络、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具体路径,占比14.8%。无数网友的建议正被打包送往决策层,即将转化为江西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探索文化价值转化新路径 助力赣鄱文化“破圈”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江西省把文化强省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江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不断推动新时代赣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聚焦文化强省建设,网友们深入剖析症结,提出江西省文化产业仍面临能级偏低、高端业态规模不足、数字化转型滞后、新媒体传播效能不足等现状。

      为助力赣鄱文化“破圈”,网友群策群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方法论。如加快全省文化资源“上链确权”,建立江西文物数字档案库,对海昏侯金器、景德镇古窑等珍品进行3D扫描,生成区块链数字凭证;试点“非遗数字合作社”,瑞昌剪纸、婺源傩舞等传承人可通过上传作品获取数字版权收益;突破“重资源挖掘、轻价值转化”的传统路径依赖,打造赣鄱文化IP矩阵,授权文旅、科技、消费品等多元主体开展个性化开发,形成“内容创作—衍生品开发—场景体验”的价值闭环。

      把握“新”“质”内涵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要求江西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新”与“质”双重内涵,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从“新”的维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低空经济、量子通信网络、核医疗、硅基LED等前沿领域引发广泛探讨。

      其中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建议尤为亮眼,网友们聚焦行业痛点形成建言合力,如提出构建全域无人机调度塔,开通环鄱阳湖“10分钟血样速递”医疗专用航道,以技术创新破解应急医疗运输难题;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多样化的低空旅游产品,在庐山、井冈山、三清山等著名景区,开通低空观光航线,使用直升机、热气球等飞行器,让游客从空中欣赏美景。

      从“质”的层面看,生产要素协同共享和高效利用成为讨论重点。江西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还需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

      当下,如何促进传统业态与数字业态深度融合,衍生新产业链条与经济形态,成为建言献策的主攻方向。

      具体建议包括,建立“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打造“稀土材料数字预言库”,通过大数据建模缩短永磁体研发周期,提升新材料创新效率;在赣州试点“矿场即工厂”智造模式,实现采矿车与移动式萃取槽的无缝对接,让高纯稀土24小时直供下游企业,重塑产业制造流程。

      提升老旧小区居住品质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老旧小区改造”“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基建维护”成为网友集中献策的民生话题,传递出广大民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其中,网友留言建议优化老旧小区出入口设置,加固老旧楼房提升抗震水平,改造细微之处,让老旧小区居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设立专项资金,根据楼房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加固方案,并建立严格的工程监管机制,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

      在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提升居住品质的同时,如何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劳动者收入。如网友建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等。当前,征集活动正火热进行中,江西发展期待您的智慧。

      建言方式:

      网页端:搜索“问计江西”官网(网址https://wj.jxnews.com.cn),点击进入首页,在“正在征集”中找到对应活动点击“我要参与”,提出您的宝贵建议。

      客户端:进入大江新闻客户端,点击顶部“问计”频道,点击“正在征集”,找到征集活动,提出您的宝贵建议。

      微信小程序:微信搜索“问计江西”,点击“问计江西”小程序进入,点击“正在征集”,找到征集活动,提出您的宝贵建议。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下载大江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