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实习生周荟琪、记者万礼妍、曹智健、崔帆报道:如今,“进门如闯关”“行路似迷宫”等窘境正成为不少小区的新痛点,让外卖骑手、快递员等面临难以送餐上门或不能及时送达的问题。
为切实解决物业服务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7月2日下午,由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信访局、省住建厅联合“问计江西”平台举办的“共话物业服务为民——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全媒体访谈举行。访谈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周少鹏就该区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构建起覆盖全地域、服务多场景的关心关爱网络。
“全领域协同,多举措保障”形成合力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涉及领域广、主管部门多,易出现‘九龙治水’‘条块分割’的情况。”周少鹏表示,中共红谷滩区委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并理顺机制、压实责任,形成“区级统筹、部门联动、街道主抓、社区落实、平台企业配合”的工作格局与“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从“进出友好、信息友好、设施友好、人际友好、制度友好”等方面细化服务举措,红谷滩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红谷滩区小哥友好型小区(商圈)协商议事机制》《友好互助小区(商圈)建设清单》等多项制度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职责、议事规则等。
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统筹协调物业、业委会、站点等多方力量,签订共建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新就业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全覆盖布局,多场景服务”建设设施
友好小区建设,是整个友好场景建设的重要方面。以此为突破口,红谷滩区坚持系统思维和“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就近就便”原则,着力开放一批、建设一批基础设施。
周少鹏介绍,目前,全区有12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新就业群众开放,提供红色代办、歇脚休息、即时充电、医药急救等服务。此外,根据新就业群体工作特点及活动集中区域,盘活社区、物业、商圈等闲置场所,在全区范围布局建成了18个“红谷红”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就近就便提供暖心服务,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域的爱心服务矩阵。
针对“进门难”“路难找”问题,对需信息登记的小区,推动物业升级门禁系统,建立外卖员“白名单”,实现刷脸或扫码快速通行。在小区、商圈出入口等区域设置快递员、外卖员专用停车位,在小区入口张贴“最优配送路线图”,标注楼栋朝向、电梯位置,提高配送效率。目前全区已有10余个小区、5个商圈设置了外卖员专用停车位及路线图。
“全方位响应,多形式服务”保障需求
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资源、服务”,通过设立“心愿墙”、建立“码”上找书记、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新就业群体需求诉求,及时形成需求清单,精准掌握其需求。
据周少鹏介绍,针对共性需求,由社区党组织为主体,链接区直部门及企业、高校等社会资源,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政策咨询、走访慰问等活动。针对技能提升的个性需求,联合人社、辖区职业培训机构,开设电商运营、新媒体营销等技能培训班,帮助拓宽就业渠道。此外,针对新就业群体“微心愿”,联系社会资源及时圆梦,今年以来已圆梦60余项,共同认领骑手微心愿4批。
周少鹏表示,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红谷滩区将继续坚持以新就业群体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机制,持续优化服务内容,努力打造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场景,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