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优良品种付出几十年青春与汗水
贺浩华并未因此而停止脚步,他向着水稻育种的更高目标继续前进。1998年,贺浩华带着他的团队开始了双季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工作。
“培育优良品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育成一个品种常常需要8到10年的时间,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做农业研究,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能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带着这份初心,贺浩华团队倾注心血,不仅在学校的教学基地,每年还要到海南对水稻进行加代繁育。
而那时候去海南,交通可没有现在便捷。“我们每年要去5次左右,去了一般待两个月左右。去一次路上就要耗时两天。”他们常常顶着烈日、光着脚在稻田中一株一株的观察稻穗,乐此不疲地在实验室操作仪器。正是那坚持不懈的付出,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他们创新提出了“性状机能协调型”双季稻育种理论体系,为双季超级稻育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是指导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育种的重要理论之一。以该理论体系为指导,育成淦鑫688、五丰优T025、泰优871等“性状机能协调型”双季超级稻品种,并先后被4 省(区) 23家育种单位和企业采用。淦鑫688是江西省首个超级稻新品种,五丰优T025是2010~2016年间江西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品种;泰优871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相协调,“超级稻的产量、泰国米的品质”,获得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最受喜爱的十大优质稻米”、“全国十大优质籼型超级稻品种”、“江西省首届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开展了双季稻杂种优势利用分子机理研究,丰富了杂交水稻的遗传理论基础。
此外,还发现了萍乡显性核不育系具有高温自交结实特性,探明了其育性是由两对显性核基因Ms-和 Rf-互作控制,提出了显性核不育两系法利用新模式,开创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
深入田间地头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
“现在,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在继续保持高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品质的提升。我们的水稻育种目标是优质、高产、安全、高效。”贺浩华说,江西省的双季稻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而目前江西的企业现在用我们自己培育的品种达到了80%,这是最令人自豪的事情。
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村、送到农民的手里,帮助农民提高技术水平,贺浩华还编写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实用技术”、“水稻新品种简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图”、“水稻高产制种技术模式图”等科普材料。同时,长期深入各市、县进行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技术、解答疑难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发放科普资料10万余份,培训科技人员和农民6万多人次。
“科技创新无止境,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扎扎实实地为稻农做点实事,使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民群众,为促进双季稻生产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如今,贺浩华朝着新的目标正在大步迈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